• 又到一年清明时

    又到一年清明时   又是一年青草绿,又是一年清明到。正如唐代诗人张继在 《闾门即事》一诗中所写:“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清明,一个清晰而明澈的名字,道不尽其中的生机与活力,也道不尽其中的情意与悲恸。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最开始,清明本来只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但每年清明一到,随着气温的升高,降雨的增多,就到了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命蚕妾,治蚕室”的农谚。恰如苏东坡所写:“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清明时节,万物萌动,风吹草长,莺歌燕舞。放眼望去,嫩绿的草、摇曳的花、抽条的柳、蹁跹的鸟映衬着蓝天碧水,显示出春天独有的魅力和活力。春风春雨绿大地,大树成林好遮荫,在这郊外踏青的好时节,窝了一冬天的人们纷纷走出家门,相约外出游玩,结伴玩折叠射柳、踢球、野餐、放风筝、划船,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寒食不但成为清明的别称,而且就连寒食节原有的风俗活动如扫墓、祭祀、“不动烟火,只吃凉食”等习俗也随之延续了下来。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帝京景物略》中记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每到清明节,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带上祭品,领着子孙前去祭拜先祖,使后人对先辈的孝思亲情得到更好的表达和寄托。曾记得,儿时的我们排起长长的队伍,无论是刮风下雨,都会在老师的带领下,步行去祭奠革命烈士。胸前带着小白花,怀着对那些浴血奋战、为我们打下美好今天的革命烈士们的崇高敬意,我们手中的花摆放在烈士陵墓前。如今想来,白居易的“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恰如我当时的心情,一股惆怅和感伤之情萦绕心间,同时也升腾起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年一清明,一岁一相思。清明时节是最惹人哀愁惹人痛的时候。每年的清明节,我目睹也感同身受着人们的悲愁。虽然改变不了亲人的逝去,也不能消除人们内心对亲人的思念,但是我觉得清明更应像爷爷说的那样,“清明、清明放风筝,愁事、愁事远离我”。记忆中的清明节,总是爷爷带着我放他亲手为我糊的风筝。那时的我很小,每次都让爷爷帮忙把风筝飞得很高很高。当超过其他人时,我就高兴地围着爷爷打转儿,开心得手舞足蹈……直到太阳落下,远方炊烟升起,才肯坐在他的肩头回到那朴素的土胚房中。现在想来,虽然爷爷的笑容已经变得模糊不清,但是那时的欢乐和满足却深深镌刻在心底,一如我对他的思念,早已根植于心底。因为我知道,即便爷爷再不能陪我放风筝了,但是我知道他对我的爱却没有随着他的逝去而消失。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又到一年清明时节,这是第一个没有爷爷的清明节。斯人已逝,但活着的人还要带着希望地走下去。如此,才不负春光,不负亲人的期待和嘱托!

  • 记忆中的老屋

    记忆中的老屋   又到清明,记忆的闸门突然打开,老爷爷和奶奶的音容笑貌、老屋生活的点点滴滴如影片播放一般在我脑海中翻腾。一瞬间,尘封已久的记忆倾泻而来,将我淹没在思念的洪水中。  儿时天真烂漫的时光是在老屋度过的,那里不仅有我的童年,还有我最爱的亲人;那里不仅有我的期盼,还有我最幸福的生活;那里不仅有我的回忆,还有我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思念和浓浓感激。以前因为课业繁重,再加上奶奶和老爷爷的相继逝去,我不愿回老家,更不想去老屋。可是最近老屋要拆迁了。我忍不住去看看那座让我又爱又惧的老屋。那天,刚下过一场雨,虽然天气寒冷,但是我却丝毫不觉得冷。一下车,就陶醉在久违的乡间裹着泥土芬芳的气息中。看着远处隐约可见几个正在田里劳作的人,我恍惚间又像回到了小时候,只不过再次踏上那条熟悉的通往老屋的小路,却再也找不到在门口迎接我的家人。  老屋是一座不大的院落,红顶灰墙,院子北面正中是厢房兼卧室,西面是厨房,一条折角走廊连接厢房和厨房。老屋的北边是一个人工湖,湖对面便是广阔的田野。冬日红装素裹,雪绵千里;秋天麦浪阵阵,五谷飘香;夏夜莲叶田田,蛙声一片;春风绿拂梢头,渐满枝丫。特别是夏日傍晚,我和老爷爷、奶奶一起围坐在院子中乘凉,听他们讲一些乡村轶闻趣事时,那种温馨和惬意是现在的高楼大厦所不能比的。老爷爷经常给我扎纸、塑泥塑,还手把手地教会了我捏泥人。童年里最高兴也是最骄傲的事,就是我自己捏的泥人让小伙伴们爱不释手了。看着老屋正厅的茶几上摆着他为我捏的孙悟空,我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直往下流。奶奶擅长画戏曲画本角色,是村里有名的“做面具达人”。从小我就听她讲故事、唱儿歌,看她绘制栩栩如生的面具长大的,后来她还带着我背唐诗宋词,我想我之所以这么钟情于诗词,多半是因为她的缘故。  一阵风吹过,门口的石榴树轻轻抖落下新雨后的水滴,飘洒一地,也惊醒了回忆中的我。尽管前几年父亲对老屋进行了修整,庭院的地面上也铺设了新的水泥板,屋顶重覆了层新瓦,但是还是抵不过岁月的侵蚀,老屋的墙体上已经出现了斑驳的裂痕。然而,不管老屋多么破败,不管将来这里如何改造,也不管我长多大、走多远,那些美好的记忆永远都不会消失,那些记忆里温暖过我的人也不会被我淡忘。站在院子里,以前的一幕幕如走马灯般放映着。还记得,过年时母亲在厨房蒸年糕、包饺子,父亲擀面皮,我给灶堂添柴,灶堂的火映得一家人的脸都红彤彤的;还记得,放假时奶奶给我准备了好吃的,老爷爷给我准备了一堆小泥塑,明媚的阳光下是一张张满足而幸福的笑脸。现在那些美好记忆和斑驳的老屋终将定格成我脑海中的回忆,打上了岁月的印记。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斯人已逝,往事已矣,而我也要学会向前看。将那些美好的、值得纪念的深深镌刻在心底,带着对老屋的深深眷恋,带着亲人们的期许继续自己的生活。亦如奶奶和老爷爷期盼的那样,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或许,这就是我能给予天堂的他们最好的礼物。

  • 烟雨朦胧惹人醉

    烟雨朦胧惹人醉   唐代著名诗人杜牧曾写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的雨,像是密密麻麻的银线,更像人们纷飞的眼泪,飘荡出浓浓的哀思,淋漓出缕缕的悲情。纷纷雨落,行人断魂,那些逝去的故人,在我们的记忆里一次又一次浮现,又被雨水冲击着渐渐模糊了轮廓。  北宋著名词人晏几道说:“舞烟眠雨过清明。”清明的雨不似夏雨般磅礴,也不似秋雨般缠绵,而是有春雨的细腻婉转又夹杂着些空灵萧索。年年清明都逢雨,那雨像漫天飞舞的泪花,为清明增添了些许寂寥、些许悲情、些许肃穆。伴着细雨拂去坟前灰尘,刨几胚新土覆于坟上,轻轻铺好,拔去旧草,插上新枝,倒上几杯清酒。还未言语,已是泪水连连。这对于早已习惯了在清明节看雨、淋雨的人来说,如果哪一年破例遇上个大睛天,心里总觉得有些缺憾。也许,只有这样的情与景,才能给逝去的灵魂和祭奠的人们一丝慰藉。清明墓碑前,飘洒的雨点与祭祀者的泪珠共同串成了一段段温暖的回忆,让人不自觉地沉浸在缅怀先辈的氛围之中。所以说,清明是要有雨的,因为它可以洗去铅华,还大地一片清新明净。  在这烟雨蒙蒙的季节,春雨潇潇,如一曲轻灵的乐章,溅起声声叹息。不知是谁在低眉细语,也不知是谁在潸然泪下,更不知是谁在追忆往昔。遥望远处,云绦烟绕,树密雾浓,一幅行人扫墓图清晰地展现在眼前。看着眼前之景,不仅仅是求得一丝内心的安慰,也是品味着凄楚之外的一种心酸。一个人内心再坚强,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情绪翻涌,一次翻起了少年时的无知轻狂,再次翻起了对人生的无奈和人走茶凉的悲楚。雨打在树枝和周围的建筑物上,韵律和哀乐有几分相似,不过却比哀乐多了几分自然,大致是人们不想沉浸在眼下悲伤中的缘故。路边的花花草草在雨水的滋润下,显得更加坚挺,貌似在向世人宣告即使生活中免不了发生一些离别,也不要忘记要以更积极的心态面对未来。  在我看来,清明雨是洗尽人间铅华的雨,是抚慰疲惫的心灵的雨,更是展现万千相思的雨。我愿一直沉浸在这雨水中,感受大自然这份特殊的恩赐,让她洗涤我所有的不快和失意,然后平心静气地体味和感受生活所赐予的每一个美妙的时刻。不要伤春悲秋,也不要故作深沉,而是让自己尽情沉醉在这朦胧烟雨中,发现生活的美好和珍贵,找到心灵的皈依。  清明的雨,冲刷着各式各样的悲痛,唯独冲刷不掉的是存在于每一个人心底的那份对故人的思念。愿我们可以淡然地撑着一把油纸伞,走在岁月的风风雨雨中,走在生活的中央,面对扑朔迷离的明天,依然可以露出甜美的笑容。

  • 清明节思念

    清明节思念 霏霏细雨 氤氲了多少人的眼眸 几缕烟火 照亮了多少漂泊游子的心 依依杨柳 摇曳出生离死别的淡淡悲愁 蹁跹的纸鸢 承载着无尽的思念 低吟的春虫 奏响了清明别样的哀婉旋律 曾经偎依细语的样子还历历在目 曾经温暖的家园还残留着你们的温度 曾经美好的记忆还未远去 如今幸福的生活才刚开始 如今却已是物是人非 只留下流年刻下的心伤 只剩我还在原地独自企盼 清冷的雨丝落在额头 两眼的热泪洒在坟头 多想重新回到你们的怀抱 与你们一起看太阳东升西落 与你们一起拉拉家常 多想再看看你们慈爱的笑容 吃一碗你亲手做的饭菜 穿一件你亲手缝的衣衫 时光煮雨 记忆中深深浅浅的痕迹 慢慢蹉跎成心头的朱砂痣 温暖我思念缱绻的心 岁月缝花 给予我爱和包容的你们 成为心中永不磨灭的记忆 指引着我一路向前奔跑 泣不成声 唯有让微风送去我的祝福 让细雨诉说我的思念 擦干眼泪 不再让你们为我操心忙碌 不再让你们为我担忧焦虑 因为你们牵挂的孩子 已经长大了

  • 游春行

    游春行   尽管春寒依旧料峭,清明还是如期而至。看着窗外争奇斗艳的花朵,明媚温暖的阳光,我的思绪不由随之回到了一年前的清明假期,来到了那场 “说走就走的旅行”现场。  我选择的旅行地,是素有泉城美誉的济南。为做好万全准备,我提早查阅了许多微博旅游博主的帖子,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订好车票、选定路线、联系在济南上学的好朋友、制定好旅游攻略,静心等待清明节假期的到来。出行那天,恰逢阴天,我独自一人来到车站,看到成群结队的出行人,我倍感孤独,但是很快就被出行的兴奋和忙碌所取代。因为我坐的车是流水车,检票口人多,还拥挤,等上车的时候,只剩下最后一排的角落位置了。不过抱着自娱自乐的心态,我听着喜欢的音乐,看着窗外迷人的春景,尽情享受着一个人的旅程。  到达济南车站时,让我感动的是一下车就见到了等待多时的朋友。她带着我去了芙蓉街、泉城广场、大明湖、黑虎泉、趵突泉等景区,切身感受济南的文化魅力和独特风景。尤其是在大明湖畔,虽然天气还有些清冷,但是丝毫没有影响我们游览的热情。点点阳光映照在嫩绿的草地上,沿湖环绕的八百垂柳随风飘荡,一瞬间,仿佛所有的烦恼和忧愁都不见了,只剩下满心的欢喜和好奇。一湖烟水,绿树蔽空,碧波映日,景色佳丽。公园内亭台楼榭,曲径回廊,文人墨迹,错落其间。沿湖亭台楼阁,水榭长廊,参差有致。大明湖的南边有稼轩祠、遐园、明湖居、秋柳园,东北方向有南丰祠、张公祠、汇波楼、北极阁,正北方向有铁公祠、小沧浪,湖中有历下亭、汇泉堂等名胜古迹。尽管清明节前后的还见不到荷花,但是“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氛围和意境已初现端倪。著名作家老舍曾说: “有过济南诗意的秋天和响晴的冬天,唯独春天没有。”济南的春天的确很短暂,而且是大风季节,摩天轮周围盛开的海棠花都被风吹得凋零了。就像有人所说, “再睁眼时,春天已经过去了。”虽然没能看到 “鸥鹭点乎清波”的盛景,但是却遇到有人撑着小舟在大明湖西边的小河里游玩,我觉得也算是圆了自己的 “大明湖”梦吧。  旅行是一种情怀,可能会不尽兴,也可能会留了许多遗憾,但正是这些 “不完美”给了我继续旅行下去的动力。所以,我才会不自觉地期待明年炎炎夏日时再游大明湖,看白荷红莲,水面清波荡漾,像古代文人雅士一样,泛舟湖上,赏荷消暑;我才会对未来的生活更加有规划,也才会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期待和憧憬。这也许就是出行带给我最大的收获吧。很感激去年清明的那次旅行,让我体会到外出探索的乐趣,让我对自己有了全新的认识,让我对友情有了更深的感悟,也让我更加热爱生活。  一直以来,很喜欢一句话, “在路上的意义来自于在路上的探索和寻找不一样的风景。无论是踏青还是旅行,我们探索的是那一路的神秘和美景,征服自己对于未知的恐惧和向往,从而使眼界更加开阔,使人生更丰富多彩。”清明将至,我内心不禁又活泛起来,踌躇满志地计划着外出的行程。我要利用短短的三天假期,去看不一样的世界,去感受不一样的生活,去经历不一样的人生。的确, “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如此,才能真正让自己收获 “人生的诗和远方”。  有诗云: “辽阔神州万物苏,苍茫大地百花游。江山晨旭清风秀,美人芳菲玉面柔。胜境春行新韵雅,仙林梦语古风稠。桃园醉月诗情俏,湘水迷云曲意悠。”又到清明节,也是外出踏青游玩的好时机。朋友们,何不放下手头的事务,放飞自我,给自己一场独特的旅行,与春天来场浪漫的约会,去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生机盎然、文化的传承魅力、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